| ||
法律界有句著名的諺語,說「司法」就像是「皇后的貞操」,不容質疑檢證。但這句諺語本身就很弔詭。皇后貞操到底是無須質疑,還是不堪一擊?…… 好在這陣子喧騰的新聞,給了我們驗證的方法論。不過話說這場事涉前總統公子的爆料,所牽動一切之錯位之迷離之混淆,實在很難言說。陳致中在事件爆發初次駁 斥時,說了一個很妥貼的成語——「光怪陸離」。這個典出《楚辭》的成語,意思是指光痕醚酚閃爍,以致無以辨識周遭景物的炫目感。 至於「狗仔」,則是一個典型的——被汙名化後逆轉,被指稱者津津樂為的頭銜,就像「酷兒」或「鄉民」。但近幾年港媒帶來的跟車暗拍偷窺爆料文化,暗夜的飛 車追逐或僻巷的微光攝影器,少見多怪了。要說明人不做暗事,這還關乎公私領域的隱私;但要說狗茍蠅營從此名正言順了,好像也有點毛毛的。 結果咧?一開始是柏拉圖式的休旅車存在論:車先是賃借予友人,友人借予友人的友人。高雄的友人和台北的友人,樂團的友人和金融圈的友人。然後是外型、髮 型、聲線等相關吻合模糊的非同一性辯證。然後是關於電話錄音檔、通聯紀錄、調閱監視器、法律追訴權。然後就是單造片面的性建構與性啟蒙話題——關於妮可、 幼教老師、櫃姊…… 於是,妮可裸身出浴,僅以雪白包巾裹體、露出纖細白皙長腿、亞麻色微波浪捲半濕不乾的香豔照片,在周刊與帶狀新聞反覆播送。無論編纂或寫實、虛構或記憶, 傳說中的應召援交變成真槍實彈、一座新簇簇落成的海市蜃樓。我們身處良善秩序與靜好城邦之黃線邊緣(就像捷運站那條不得跨越的黃線),不斷探頭探腦,望向 另外那一側,架空虛幻,淫狎濛曖的集體意淫之夢。綺麗淫靡,貪歡恨短。名嘴們在節目上繼續正襟危坐,誇誇其談告訴我們聽眾:這疑似、貌似、神似的嫖妓事 件,與公眾利益與舉國之施政論壇,看似毫無關聯,卻其實牽髮動身、盤根錯節…… 我們很難不發現,在鏡頭沒拍到的角落,坐在框鏡之外的評論者嘴角癡騃的微笑。這遊走虛構紀實的事件,就那麼歪打正著,觸動講者與聽眾歡快的交感神經。說得更明一點就是——當新聞焦點的失序倫常與性崩壞,被質疑被嘲弄的一瞬間,我們就是沒來由地爽。 從精神層次來說,這當然近乎病態,但這種病態美學,好像就成為我們自我療癒的方程式。看似瘋癲潰堤的一連串新聞時事,其實就是我們慾望的延伸。你想看到什 麼?想從什麼事件得到快感?於是它就如願以償地發生了。這集體恐慌、集體願望或無意識,當然有理論基礎,只是這些過程不斷地指涉著——我們才是那病態、失 控與暴力的代言人。 我無意繼續跟風添醋,對這摻雜進性、緋聞、政治、選舉、仇恨、羞恥與嫉妒的事件。對汽車旅館電梯上樓、貴賓房號門推開之後,最內裡深度的情節與故事,我也 毫無幻想(即便是援交女孩的白皙長腿、蕾絲胸罩後的光影氤氳,或召妓者的性器官特徵,都可能只是架空的人形布偶)。但難道你沒發現?我們眼見的一切疊架之 一切,宛如電影《全面啟動》──盜夢者深入夢境更夢境,進入最底層的混沌廢墟。灰撲撲、靜悄悄,唯荒涼、死寂、斷垣殘壁。這就是拉岡理論描述的「實在 界」(the Real),它是無法被符號秩序化的堅硬內核,所有慾望、夢、恐懼、無意識的剩餘。 我驚訝的並不是理論走到了現實世界,或是電影演出了我們的生活方式,而是我們不斷地在虛構之上製造了另一層的虛構,用我們的瘋狂與歡快,以暴易暴,召喚了眼前這個光怪陸離的時代。 |
2010-08-17
王子的貞操
王子的貞操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